关于进一步优化昭通市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
(3)工作满三个月后凭车票报销去程路费(大巴或火车硬座标准)。
农村危房清零事关脱贫攻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也牵挂着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心。广袤的乌蒙大地上,群众告别危房、过上好日子的新时代幸福生活画卷正徐徐展开。
搬家那天,望着敞亮的新房子,老人拉着工作队员的手激动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没有你们,我这辈子哪有福气住上这样好的房子,以后再也不怕刮风下雨了。同时,以深入开展百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为抓手,把干净、美丽、宜居的理念贯穿到危房改造的全过程,着力打造一批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特色突出的精品小镇和特色村庄。县区整合涉农资金23.35亿元用于农危改工作。既牵系起百姓的安居梦,又承担起持续增强百姓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使命,让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落地开花,昭通市委、市政府聚焦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全力推进农村危房清零,切实解决群众住房安全问题,让全市群众都过上好日子。谈到安居乐业,鲁甸县龙树镇照壁村的李寿万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各级各部门和帮扶挂联干部紧盯目标、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确保质量,倒逼农村危房清零落到实处。通讯员 杨德强 摄党群齐心 上下联动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同时,提醒广大游历者和摄影爱好者,务必遵守保护区法律法规,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严厉禁止以下几种行为:(一)禁止狩猎、捕捞、采药、钓鱼、游泳、潜水等活动。
46只黑颈鹤成先头部队据大山包鹤管局工作人员观测和统计,今年11月7日上午,第一批4只黑颈鹤抵达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海子湿地,正式拉开了今年黑颈鹤在大山包越冬生活的序幕。截至11月11日,飞临昭通大山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栖息的黑颈鹤数量已达46只,这些鸟类熊猫的大部队将在今后大约一周时间内大量翔集,让大山包出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美丽画面,值得广大科考和摄影爱好者期待。与去年相比,今年第一批飞临保护区越冬黑颈鹤的时间比去年提前了一天,受大雾天气影响数量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减少,如果天气持续晴朗,预计黑颈鹤大部队将在一周内陆续大批量抵达。(三)禁止践踏草甸、采挖草皮、擅自采集野生动植物标本、追逐恐吓野生动物等活动。
(六)禁止在保护区放飞无人机。为保障黑颈鹤等水鸟的安全越冬,大山包保护区管护局制定了越冬期工作方案,在大海子、长会口、勒力寨、小海坝等各个监测点安排监测人员和值班人员,加强巡护监测和疫源疫病防控,储备黑颈鹤救护药品和救助食物,并提前建设了3750亩的黑颈鹤食物源基地,为黑颈鹤等水鸟的安全越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申时勋 通讯员 赵子蛟 王远剑 云报客户端记者沈迅。截至11月11日,共监测到黑颈鹤46只,均分布于大海子湿地。(五)禁止在野外搭建帐篷、烧烤,禁止随地吐痰、丢烟头垃圾、随地大小便等行为事后,家属张某表示,幸亏遇到交警执勤,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据了解,目前,当事人正在医院接受检查并无大碍。
11月12日上午9时49分,昭阳交警一大队凤凰一中队执勤队员正在凤霞路与二环南路交叉路口执勤时,一名男子精神恍惚的走过来。执勤队员上前了解情况,可是男子说不出话来,也站不稳,便将男子扶进岗亭。通过执勤队员和派出所警员的努力,最终联系上该男子的妻子张某,10多分钟后,张某赶到,并与120救护中心一起将李某送至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2分钟后,坐在椅子上的男子突然陷入昏迷状态,情况紧急,执勤队员迅速向指挥中心汇报,一方面向南城派出所报警,另一方面拨打120急救中心求助。
几分钟后,南城派出所的警员赶到,并在患者身上找寻手机,希望可以联系上他的家属,可男子身上不仅无手机,也无任何可以证明身份的信息通过执勤队员和派出所警员的努力,最终联系上该男子的妻子张某,10多分钟后,张某赶到,并与120救护中心一起将李某送至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
事后,家属张某表示,幸亏遇到交警执勤,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据了解,目前,当事人正在医院接受检查并无大碍。11月12日上午9时49分,昭阳交警一大队凤凰一中队执勤队员正在凤霞路与二环南路交叉路口执勤时,一名男子精神恍惚的走过来。
执勤队员上前了解情况,可是男子说不出话来,也站不稳,便将男子扶进岗亭。几分钟后,南城派出所的警员赶到,并在患者身上找寻手机,希望可以联系上他的家属,可男子身上不仅无手机,也无任何可以证明身份的信息。2分钟后,坐在椅子上的男子突然陷入昏迷状态,情况紧急,执勤队员迅速向指挥中心汇报,一方面向南城派出所报警,另一方面拨打120急救中心求助做智叟不做愚公,易地扶贫斩断穷根。唯有搬迁才有脱贫出路。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原标题:走进昭通市,感受云南脱贫攻坚的智慧与担当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治愚和扶智,根本就是发展教育。
当前,有近80年苹果种植历史的昭通市,苹果产业已成为种植面积突破60万亩、产量65万吨、产值60亿元的红产业,带动了30万贫困群众发展增收。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昭市通时曾指出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
小苹果助力大产业,产业扶贫为昭通市发展注入强动能,也绘就了通过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打造苹果之城的美好蓝图。我们务必深刻认识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紧迫性,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有力的工作,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牵住牛鼻子。如何啃下这个脱贫攻坚的硬骨头?昭通市通过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举措,书写了脱贫的生动注脚,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指引了方向。聚焦对象精准、劝返处置、稳学保学,控辍保学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昭通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精准锁定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创造性提出进城、入镇、进厂、上楼安置模式,以人民为中心,交出了全市集中安置区(点)实现17.8万人口搬迁入住,2020年春节前将实现18.44万人搬迁入住的脱贫答卷。
可以肯定的是,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有智慧有担当的云南,一定能打赢这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的攻坚战,书写下蓬勃发展的新篇章。2019年9月25日至10月25日一个月期间的数据统计显示,昭通市共劝返回校入学复学3028人,其中包括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失学子女1087人。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昭通市矿产资源丰富,生物资源品质优良,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不失为脱贫的良方。
全市11县市区除水富市外均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和乌蒙山片区特困县,截止到2018年底,全市还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8.8万人,贫困人口数居云南省第一位,是全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找准金钥匙,产业扶贫结出硕果。
秉承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精准脱贫的攻坚战正在云南如火如荼开展。教育扶贫,让昭通市直指导致贫穷落后的根源,牵住了脱贫致富的牛鼻子。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评论工作局协同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会与法频道承办的2019年镜头中的脱贫故事系列直播活动将走进云南昭通市,用镜头讲述这里的脱贫故事。昭通市是集革命老区、地震灾区、散居民族地区为一体的深度贫困地区。
昭通很大一部分贫困群众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冷凉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差、建设成本高,生态敏感脆弱,生存条件极为恶劣小苹果助力大产业,产业扶贫为昭通市发展注入强动能,也绘就了通过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打造苹果之城的美好蓝图。
全市11县市区除水富市外均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和乌蒙山片区特困县,截止到2018年底,全市还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8.8万人,贫困人口数居云南省第一位,是全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9年9月25日至10月25日一个月期间的数据统计显示,昭通市共劝返回校入学复学3028人,其中包括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失学子女1087人。
当前,有近80年苹果种植历史的昭通市,苹果产业已成为种植面积突破60万亩、产量65万吨、产值60亿元的红产业,带动了30万贫困群众发展增收。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小礼物走一走?雪碧可乐来一罐!」
还没有人赞赏,支持一下吧
哇~真是太棒了